我喜欢书,不仅仅是因为书中有颜如玉,有黄金屋,而是喜欢它洁白的纸张,喜欢它独有的墨香,更喜欢它所传递给人的一种正能量,可以让人变得成熟且睿智!关于读书有很多的故事,在我短短的小半生里,书带给我的有喜有悲,有叛逆也有成长。
儿时对书的感情:单纯、懵懂
小时候,每逢学校发新书,都会爱不释手,我喜欢新书的香气,时间一久当书开始皱巴的时候我便开始丢弃它,随意把它放在任意一个角落,任它发霉发臭。爷爷看到后总是会凶我,说我不知道爱惜,板起脸来教训我:书是精神食粮,即便它们变得再破旧不堪,它们依然能带给你一些鲜活的东西。小时候并不能理解爷爷的良苦用心,只是觉得这个老头有点小题大做。爷爷今年87了,依旧每天读书看报,尽管已经眼花耳聋,却仍然不忍放弃手中的书。老人有个书屋,印象最深的是一本字典,他说那是他小时候攒了好久的钱买的。那个破旧不堪的字典,有些地方已经腐烂,看不清字,可爷爷仍旧保护着它,没事拿出来晒晒太阳再用白纸修复一下。奶奶说,爷爷放弃什么都不会放弃手中的书,家里搬家修房子,那些书一本没有丢过。奶奶说爷爷对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,六七十年代的时候,在那个特殊时期,爷爷是知识分子,受到了一些特殊人的排挤和迫害,家里为了保护爷爷,从自己院子里挖了一个地窖,把爷爷藏进去,爷爷搬了很多书进去,就躲在地窖里举着煤油灯一天天的看书,抵制寒冷恐惧和饥饿。直到现在我才正真理解爷爷对书的情怀,对于一个教了一辈子书的老师来说,书,并不仅仅是知识的来源,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支柱!
青春期对书的感情:沉沦、痴迷
成长的必经道路上,总会有叛逆这堵墙,进入了青春期就开始叛逆,不愿意学习,遇到不喜欢的课程,就读小说。世界名著《呼啸山庄》、《简爱》、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、《基督山伯爵》等等等等,虽然现在已经记不清其中的故事,可是曾经我读过它们,对于我来说已然满足。当对于国外名著的激情褪去之后,我开始喜欢上国内的名作家,或钱钟书的《围城》,或曹禺的《雷雨》,或沈从文的《边城》,或张爱玲的文集,或三毛的佳作,又或者贾平凹的各类短篇小说,我总喜欢从他们的文章中发现文字的美,抑或找一些人性的美丑善恶。有一段时间一度迷上三毛的《撒哈拉的故事》便一发不可收拾,即便被老师抓到,藏着掖着也要读完这个故事,就觉得年少的自己跟着三毛去了趟大沙漠,陪着她见证了那些奇妙的故事,陪她哭陪她笑。后来从父亲的床头上发现了《平凡的世界》,我读了一遍,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深奥,父亲说《平凡的世界》读一遍是读不出其中精髓的,直到现在我才能理解,其实它传递给我们的就是我们现在一直强调的正能量,让我有坚定的力量不放弃我心中的梦想,像孙少平孙少安一样,永远相信只要努力就会看到曙光!有时候在想成长的叛逆期带来的并不一定是负面的效果,谢谢我的叛逆期,让我能有机会拜读他们的佳作,也让我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迷失的自己。
现在对书的感情:寻找、发现
2015年的上半年,《平凡的世界》再次被拍成了电视剧在各大卫视播放,我素来不喜经典作品翻拍的电视剧,总觉得拍出来会破坏书中的精髓,于是便放弃没有看,因为我总觉得书中的精华是无法真正展现在现实生活中的。后来偶然的机会看到一则新闻,说习近平总书记也在看平凡的世界,并强烈推荐,于是我便半信半疑的去看了。看完之后很是震惊,是的,我震惊了。从独白开始,从少平学校食堂打饭那一段开始,从孙玉亭开始批斗孙家女婿开始,我知道这部电视剧成功了,因为他拍出了路遥的精神,演出了那一代人的精神,也还原了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。
有人说《平凡的世界》注定不平凡,它承载了一代人的梦想,解读了那个年代关于信仰的意义,就像当下时代我们反复强调的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”与路遥笔下“平凡的世界”里那些“带着悲壮的激情在艰难的道路上进行人生搏斗”的平凡的梦想是息息相关的,从《平凡的世界》里的故事到今天,虽然已经过去整整40多年,但是我们中国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自强不息,勤劳善良的本质,其实,从未改变。
我爱书,尤喜“淘”书,这个“淘”不仅仅是买,也会从亲朋好友那里顺手拈来,有些书拿来,至许多光阴之后,依旧会平整的摆在手边,或许会在某个百无聊赖的夜晚随意翻起,随后仍束之高阁,可信仰不会变,爱也不会变,无论读与不读,看与不看。
思想的成熟源于从书里汲取的知识,它让我们变得从容且睿智。书的故事有很多,说不完,也讲不透。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读书中找到乐趣,找到属于自己的正能量。此刻想起央视的一则关于读书的公益广告:要过日子也要放飞灵魂,读书与后者有关!是的,读书与放飞灵魂有关! |